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不需要学英语”、“把英语踢出高考”的奇谈怪论甚嚣尘上,不绝于耳。甚至不惜借浙江大学郑强教授之口,断章取义他的原意,逼得他不得不出来紧急澄清。听过郑强教授的演讲内容,理解能力没有问题的同学应该都能明白,他只是对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目的以及考核上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堂堂浙大知名教授,怎么可能会宣扬英语无用论呢。
郑强教授声明关于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英语已经不仅仅是英国人或者美国人的语言,也不仅仅是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而是事实上的世界语。这是现实,一厢情愿试图改变现实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其实,除了英语之外,确实有一门正儿八经的世界语存在。年龄大一些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它的名字就叫世界语,19世纪末由一个波兰人发明的。曾经在很多国家,包括我国,掀起过一阵热潮。连普金都曾学过几天世界语。90年代国内很多地方还有世界语培训班。我的一个出家人朋友,自学世界语,十几年前还在用世界语做佛教网站,向世界弘扬佛法。韩国日本的佛教界,世界语也一度被推广使用。因为它不属于任何国家和民族,天然就具有平等的属性。但是在语言学界,文艺界,学术界,国际官方组织,世界语并没有被广泛推行使用。人们发现,一门非自然产生的由某个天才人工编制的语言,有很多局限性,也不具备随时代演进的条件,无法被应用到严谨的场合。
世界语字母表世界语被渐渐忘却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已经有一门成熟的、广为应用的、事实上的世界语——英语,为什么不用呢?
做为全球科学家发表学术成果和交流探讨的园地,几乎所有的知名学术期刊,都是英文的。全球TOP大学,至少2/3以上是英语教学。支撑起全球贸易系统的唯一语言,是英语。现有的国际法以及相关裁决审判体系,非英语不可。全球绝大多数国际机构,英语是官方语言甚至是唯一官方语言。
重要性已经不用再举例了。说到这里,我相信已经有具备战狼思维的同志,急不可耐的想要大吼一声:让他们全部改学汉语!我们要在国际上争夺语言强势地位!不学汉语者,虽远必断!
嗯,只有一个办法能实现您的梦想:战争和殖民。世界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崛起时的蛮荒世界,脑回路正常的都应该明白,这是痴人说梦。一招鲜吃遍天,英语和美元、互联网一样,人家已经躺在那儿了,你就只能闭着眼上它。
学不学英语,其实你自己完全可以说了算
此刻想必又有脾气暴躁的兄弟跳出来了,你跟我扯什么学术期刊啦、外贸啦、国际法啦,老子搬砖的,初中毕业就出来搬砖了,要学什么劳什子英语,学了毛用?这位大哥你说的对,像你这般身体健壮的,搬砖是个非常好的职业,英语现在对你确实没毛用。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搬砖只要肯卖力气可以搬到两万一个月,老板还管饭,谈得好还可以日结。会说英语的白领没准一个月才挣,中午还得自己在美团上瞪大眼睛找优惠券。搬砖搬累了跟团去泰国放松,尿急了想找“TOILET”可以问导游。或者看起来像的就在门口守着,看那边出来男的就进哪边(好奇问个问题,人妖一般进男厕还是女厕)。
扯淡扯远了,赶紧扯回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你如果在九年18个学期,加期中考共36次考试中英语得到36个0分,照样可以拿到初中毕业证书。所以,高考要不要考英语,和计划初中毕业就去搬砖的兄弟们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那么对于从小学习不错,奔着一流本科院校去的同学呢?你既有此志向,想必知道英语在你今后工作与人生中的重要性,英语对你也是小意思,你点进来,不是来吐槽英语的,是来吃瓜的。好吧,同学你坐下。
剩下的中间这部分人,才是和英语学习有关系的。九年义务教育后,一部分人去了职高。职高对英语要求不高(其实职高对哪门课要求都不高),你总不会明知英语没学好还去报考英语、旅游、外贸专业吧。只要你之前没有把英语书撕了,踉踉跄跄跟着学一些,英语都拦不住你进职高。
除了辍学和去职高的,剩下的同学去了普高,去普高的同学都是奔着本科去的,最后万不得已才会去大专。这部分同学中,如果恰好有英语学得不好的,学语言比较吃力的,才是英语的“受害者”。如果这位同学其它课都不错,刚好英语是短板,就会影响他的竞争力。但是,换个角度看,其它同学如果刚好物理是短板、数学是短板、化学是短板,而英语反而是强项,那又如何?他可不可以要求将物理化学数学踢出中考高考呢?
很多人忽略了,如果某同学之后没有从事化工行业,财务行业,学到的化学知识、数学知识使用机会比英语还要少多了吧?大家都是对等而公平的环境,你可以吐槽英语用不上,其他人也可以吐槽物理用不上,数学用不上。
经过三年高中学习,大家统一参加残酷的高考,到了这时候,如果某个学生除了英语之外其它几门都很强,而唯独英语得分非常低,这种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非常少见。因为考的是日积月累的学习成果,意外考砸的情况都很少。一个学生能把其它几门课学好,英语一般都不会太差。而英语得分很低的话,其它几门的竞争力也不会很强。所以淘汰你的不是英语,是综合能力。愿赌服输,一本或者说双一流高校没考上,大把的普通大专院校等着你挑。它们对英语要求都不高,有些大专,英语难度甚至和初中差不多。
说到这里,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能考上一流本科的,不会觉得英语无用。英语学得一般般的,其它课肯定也一般般,就上个一般般的大专好了。英语一塌糊涂的,其它课大概率也一塌糊涂。义务教育结束,去拜个师傅,学个理发或者厨师,开个叉车摆个烧烤,干点啥不行呢。
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可以探讨,但英语无用论可以休矣。
其实郑强教授表达的原意是,英语不过是一门工具,现在把它摆得太重了。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但既然是工具,至少人人应该学会基本的使用。作为一门语言,幼儿时期才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有一天,幼儿园也能纳入义务教育,全国幼儿园实行双语教育,将英语教实现前移。在语言开蒙的幼儿时期不知不觉间培养听力和语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双语教育能促进智力发育,有研究表明,双语教育的孩子,母语更强,学习第二外语的能力也更强。
有了幼儿时期的双语训练,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就变得毫无难度。到了初中毕业阶段,选择上职高的这部分孩子,如非所选专业必须,英语可以自愿选修。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到这时候,你出国旅游,外问个路,点个餐,看个英语说明书,大概差不多已经能对付了。
而选择上普通高中的这部分孩子,可以根据未来职业取向渐次进行英语能力分级认证。比如未来你打算学个考古,汉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对英语只有初级要求,那么有个初级认证的证书就可以去报考相关的大学专业了。而另一部打算攻读对英语有强需求的专业,则需要更高的认证等级,才能录取或报考。而英语教学则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分开进行。
英语并不是一门难学的语言,英语很难是一种误解
有专业机构研究结果表明:个最常用的单词覆盖了79.7%的英文文本内容。单词及变形的覆盖率则达到84%,最常用单词及变形的覆盖率为86.7%。当词汇量增加到时,覆盖率为88.6%。也就是说,掌握个常用单词就能进行基本交流和简单阅读。个单词并不是都要你会背诵哦,会认,听,读就可以。就算你语法不行,对方一句话你能听懂八成单词,意思自然差不多也能理解大概。而你讲给对方听,蹦单词也是没问题的。老外只会觉得你讲话像孩子,这很正常,没人会笑话你。有了这两千个单词打底,有机会经常听经常说,有些简单的语法也是可以无师自通的。这样说,你还觉得学英语很难吗?关键是我们之前的教学思路有问题,而现在已经改革了很多了。
国家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引进来,走出去。无论什么时候,英语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放弃英语等于自废武功,自断其臂。能提出这样奇葩的论调,你可真是个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