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战疫时,
有他们逆行的身影;
需要无偿献血时,
他们伸出“一臂之力”;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中,
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在各种救援救灾、
助学助困等公益活动中,
他们纷纷伸出援手……
▲广西八桂义工协会义工在无红绿灯路口引导车辆礼让行人。本文图片均为广西八桂义工协会提供
用点滴之善,汇成大爱
他们的名字是:志愿者
★截至年8月,南宁市通过“桂志愿”系统注册志愿者总计万人,志愿者占全市常住人口18.3%,有时长记录志愿者比例为59.80%,注册志愿服务队伍支,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个,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52万小时。
★现行《南宁市志愿服务条例》自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11年,开启了南宁市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随着年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志愿服务条例》相继出台,现行条例的部分内容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同时由于现行条例出台时间比较早,部分条款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南宁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需要,亟需修订。
10月31日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就
《南宁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草案)》
(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
的修改工作
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条例修订草案主要规范了哪些内容?
一起来了解
▼▼
“能帮就帮”南宁特色
写入立法
条例修订草案强化弘扬志愿精神,将南宁“能帮就帮”的优良传统写入立法,体现地方立法特色。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规定每年3月为本市志愿服务主题月,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志愿者交流、活动推广和成果展示等工作。鼓励通过创作志愿服务卡通形象、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培育南宁志愿服务文化。▲八桂义工陪伴独居老人看电影。
志愿服务签协议
开展活动更规范
条例修订草案规定,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应当通过当面协商、电子数据交换等方式,约定志愿服务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签订书面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规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应当向志愿者普及志愿服务通用知识、开展相关培训。鼓励对志愿者开展综合能力评估。这次修订还突出南宁市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对实践中形成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等予以固化。同时,围绕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对外语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国际交流作出规定。▲八桂义工走进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青少年和老年群体
如何参与志愿服务?
条例修订草案拟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学生,经其监护人同意,可以申请成为学生志愿者。支持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与学校合作,发挥老年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次修订,拟规定大中专院校应当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德育学分考核加分。普通高中学校可以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和评优评先的参考因素。▲八桂义工给乡村小学上五防安全课。
志愿者也有保险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组织运营管理和承接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志愿服务经费保障,规定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组织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和人才培养机制,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培养志愿服务人才。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措施,规定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购买保险。志愿者可享受相关激励政策在完善激励措施方面,条例修订草案规定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可以享受国家、自治区规定的激励政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激励。此外,拟规定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时,可以依法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八桂义工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
建立志愿者回馈制度条例修订草案鼓励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完善志愿服务回馈机制,支持志愿者使用志愿服务时长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服务积分、时间银行和志愿者互助等方式,为志愿者提供相应激励。鼓励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免费的资金证明、审计、法律咨询等服务。▲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开展的八桂心泉项目启动仪式,旨在让偏远山区孩子喝上干净的水。
对于条例修订草案
你有什么修改意见和建议呢?
可于年11月29日前
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
一、信函方式。
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