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涂竞玉
近日,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深圳巴士集团共同打造的“巴创园”正式启航,首站来到了深圳奥斯翰外语学校。一场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吸引了近名学生参与。
切割、打磨、安装、调试……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中学生用深职大“安锯乐创”创业团队为巴创园捐赠的“造物机”,制作出了遥控赛车、仿生台灯、加湿器、风扇等作品。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要按照课程标准,“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开展实践活动,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本次“巴创园”活动,便是中小学在“请进来”方面,展开的一次有效实践。
毕业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杨钰莉目前是安锯乐创负责人,她介绍,在其为学生提供的机器上,集成了动手创造的众多功能。使用者可以“心到手到”,将脑海中的设计变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只割耗材不割手”,安全有保障。“这样一台机器,既是可以放心让孩子们尽情挥洒创意的玩具,更是可以拓展出无限可能的劳动课教具。”
据介绍,两年时间内,这款安全的“造物机”已为多所中小学提供了劳动教育必修课(第一课堂)、科创教育选修课(第二课堂)、项目课程(小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合作、科技节承办等,帮助学生自主实现天马行空的创想,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我们充分整合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郑永森说。
深圳奥斯翰外语学校校长方宏倬表示,奥斯翰一直以来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学生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