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贸易、金融貌似是最接近“金饭碗”的专业,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这些就业“钱”景很好的专业,但是放眼国内的各大院校财经类专业数不胜数,然而,家长和考生似乎真的了解了财经类圈内流传的“两财一贸”的说法,他们基本上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准。
“两财一贸”具体指的是哪三所大学?“两财”: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一贸”指的是对外贸易经济大学。近几年随着整个经济类专业的持续热门,这三所院校的分数线也是一路飙升。虽然这三所院校都不是,但是经济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却碾压不少院校。
1、上海财经大学(以下简称“上财”)
“上财”可以说得上是“两财一贸”中实力最强的高校了,以年全国高考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为例,上财更是破天荒的一举杀入全国10强行列!上海在地理位置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位于全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和泛商科圈子里积攒了强劲的口碑和势力。
王牌专业:经济学、会计学在全国可谓第一。经济学、统计学也基本不低于全国前三的位置。经济学领域论国际顶级期刊的发表国内第一,亚洲第二(参看荷兰蒂尔堡大学排名)。
上财的目标是对标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建设或培育16个一级学科,以财经专业为主体,重点发展与财经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如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法学、社会学。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工科,因为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的浪潮下,数学、统计、运筹、计算机的高度很可能决定了未来财经类学科能达到的高度。
至年,基本形成“主干、一流的经管学科,精干、先进的法文理工学科”的格局:以“经济学与商学”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口径,涵盖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力争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公共管理等在与优势学科融合发展中形成特色和优势;数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发展社会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学科。(考生在报考志愿时可以重点留意这些学科)
录取分数:上海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为什么那么高?在浙江除了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上交5所大学,其他大学就算是浙大这样的名校录取分数也没有比它还高的。上海财经大学分数高与“财经”两个字是分不开的。这几年来,金融大热,就业前景良好,多少人梦寐以求成为百万年薪金领。而财大的财经特色恰恰与此紧密结合。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毕业后进入金融、会计行业(包括如法学院、人文学院等非财经专业的毕业生)。
招生人数:上财本世纪以来每年本科生招生人数均在左右,学校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1:1左右,相比其他学校每年上万的招生人数,资源更显稀缺。
根据中国薪酬网的统计,按照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进行排序(以1年12个月为一个计量单位):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三所学校整体而言,薪酬都是非常高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竟然能排在所有院校的前5名,这3所院校都在前15名内。
2、中央财经大学
被誉为“中国财经专家的摇篮”、“中国财经黄埔”。中央财经大学是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财经大学,并且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1个,这是其他财经院校所不能及的。
王牌专业:应用经济学(金融、保险、财政、税务等学科)。
中财好的专业招分很高,比如财政、金融、会计学院等不乏清华、北大落榜生。
中财还有“三小院”:中金发、中经管、中公财,这三个中字头的是创新平台,老师都是海归博士,专业课全英文授课。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对外语的高要求让贸大学生在外企方面相当受欢迎。
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统计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
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拥有七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包括:应用经济学、法学两个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世界经济三个二级学科,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两个交叉学科。
给考生的建议:
三所院校毕业的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这点我们可以从三所高校的校友集中所在说起,例如央财在国有银行、财经部委、地方官员中杰出校友较多,上财培养的基金经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外经贸在商务部、外交部、海关以及驻华外资企业有较大影响力。
针对“两财一贸”,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上财,对外经贸,中财,就相当于奔驰,宝马,奥迪的关系,上财像奔驰,品质最高,外经贸像宝马,动感,有活力,中财像奥迪,务实,银行认可度最高。中财偏向政府和国企,对外经贸偏向于外企。
因此,如果将来想留在北上广,建议报外经贸,因为一线城市外企数量绝对优势。如果想进银行和政府部门,可以考虑中财(大家可以看一下中财的杰出校友,其中有财政部长、央行行长、总行行长、证券公司总裁等等)。
毋庸置疑,“两财一贸”都是同一个档次上的学校,各有优势,不存在谁比谁好,选择谁就要看谁更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