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解读之网络与新媒体,一个走在创新

为了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年,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重要转折点,该专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招生。至年,传媒产业整体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的成份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开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转型探索。从年起至今,全国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数量逐年增加,由最初的20所发展到如今的近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10余年,并没有悠久的专业历史,但这也正是在这个专业领域能有所作为的优势,正如互联网界的一句名言:“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互联网的应用无限,创意无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未来式紧跟时代步伐,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专业解析

一个走在创新路上的前沿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培养的人才,将要适应其媒介内容生产,媒介经营管理、新媒体设计制作等。具体而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设置就是为现代传媒产业服务,为新媒体行业发展与进步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培养具备新媒体意识,熟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掌握与之相关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种传统媒体机构、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编导、策划、摄像(影)、制作、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开发等传播技术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时代与社会的共同要求。并且,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身就是为弥补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巨大市场缺口而设立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有新闻传播技术、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在学生的就业岗位上,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什么?有哪些特色?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文学大类,一级学科是新闻学传播学,它是面向互联网和数字化科技,顺应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变革趋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的跨学科和应用性特征的新兴前沿专业。

由于该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立,因此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色,它是“文”和“理”的结合、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网络技术与数字媒体的结合。另外,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之一,网络新媒体专业最核心、最基础的是新闻传播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这一点与其他新闻传播类专业有相同之处。与其他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比,它的特色在于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技术和网络平台来传播新闻报道等。

实践性强,要求各高校应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提供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教学条件。各高校应加强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

会学到哪些知识?收获哪些技能?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强调以新闻为魂,以视听新媒体为主体;在方法上以“实践赋能”为突破口,践行“新闻教育实践观”。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网络新媒体最新知识方法和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掌握网络新闻采编、视听新媒体创作、数字交互设计、网页设计、数据挖掘分析和新媒体运营等技能,同时拥有广阔的国际传播视野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

以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为主导,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知识图谱必须保持更新才能与时俱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网新专业对标最前沿的新事物动态调整,在变动中前进。以中国传媒大学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为例,目前专业的具体课程包括:新媒体导论、新媒体编辑、融合新闻报道与制作、新媒体作品编创、网页设计与制作、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写作、电视采访、视频画面编辑、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等。

熟练掌握1门外语,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能力。掌握媒介经营管理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媒介调查、媒体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并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思维与一定的创业素质与能力。

专业与就业

传播技术+实践赋能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年8月,CNNIC发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网民规模方面,我国网民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较年12月新增网民万,互联网普及率较年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达58.8%。

截至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9.62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1.5%。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27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7.7%。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75.0%。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68.1%。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3.00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28.5%。

不同寻常的就业竞争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谷虹教授认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新闻传播传统专业相比,其未来的差异化竞争力在于,随着网络与新媒体业态发展,其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超越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传统专业范畴,不仅掌握扎实系统的数据分析技术、交互技术、游戏开发技术等新兴信息传播技术,还熟悉社群运营、粉丝互动、圈层扩散等新媒体传播规律。另外在网络舆情领域,还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舆情研判能力、危机处置能力以及公共沟通能力等多种复合能力。

毕业后可以做哪些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可考虑从事网页设计、新闻媒体编辑、微电影拍摄、舞台灯光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服务于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等新媒体行业。此外,学生还可根据新媒体的衍生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AR/VR技术等,设计相关游戏或应用软件。大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同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又能符合大部分新媒体行业岗位的人才要求,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新媒体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并提供技术支持,新媒体行业同时也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可在各类门户网站、传媒商业网站、党政部门网站、企事业网站等从事信息采集、撰写、编辑等工作,也能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策划、网络推广以及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以及各类节目的策划、编导、节目制作等工作;还可以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行业从事商业开发、活动创意、媒体策划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稿写作、视频节目策划、编导、制作工作和整合营销、媒体公关等工作。

报考指南

快速学习的能力

报考选择余地大,注意不同专业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院校较多,从最初的20所高校发展到如今的所,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在各个分数段都有开设,且各校也会有自的特点和侧重。

截至年,中国所大学开设新闻与传播系,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个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87%属于二、三本院校。截至年,中国所高校开设了个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点,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在校教师约人。其中,新闻学个,广播电视学个,广告学个,传播学71个,编辑出版学82个,网络与新媒体个,数字出版13个。在设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综合类高校和文科类高校中设立的比例较高。

哪些学生适合报考?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媒体融合与传播系主任顾洁教授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是属于人文社会学科,所以学生们需要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

其次,网络新媒体专业有一些特殊性,它涉及到网络媒体技术、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页制作、数据处理、编程代码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和基础是比较有优势的;

再次,学生需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一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快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