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掌握一门外语的益处,我们大都能立马想到,外语好可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交到外国朋友;有职场优势,找工作时可以成为“加分项”;看影视剧时不用看字幕。
当然,就算没有什么功利性目的或者变现能力,精通外语本身也是算一件很酷的事情。
而且,学习外语的益处远不止这些。
1
语言与思维
好莱坞最优秀的科幻影片之一的《降临》让很多人领略了语言学的魅力,以语言学为基础去设想人类与外星生命间的沟通交流,并通过外星人的文字与思维方式构架出包含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环形时间”这一科学概念!
在电影中多次提到了各种假说和定理。意即“语言改变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虽然这个假说没有完全得到证实,语言并非对思维起决定作用,但不可否认,语言确实是冲破我们理解范围的工具之一。
此外,对于双语言者来说,在判断风险时,双语者也倾向于用第二语言视角做出更理性、更经济的决定。也就是说,你的语言模式的确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2
语言与大脑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研究者能窥探出语言学习和大脑的关系。研究发现,精通双语的人较单一语言者来说更聪明。
有证据表明,在双语者的大脑中,即使他在特定时间内只使用一种语言,另一种语言系统也是活跃的,这样就会造成彼此妨碍的情况。然而,这种干扰反而会给大脑带来益处。这迫使大脑解决内部冲突,进行强化认知方面的训练。
根据另一项著名的研究,心理学家艾伦·比亚韦斯托克(EllenBialystok)和其团队发现,精通两种语言的人能提升大脑的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这种指挥系统帮我们调控做计划、解决问题和执行其他智力任务的注意力。他们还发现,双语使用者要比单一语言使用者表现出老年痴呆症症状的时间晚5年。
此外,有人说如果你在少年时没有学外语,那么长大之后大脑就会发生变化,学习新的语言会更难。的确,孩子学习语言的速度更快,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成年人就做不到。大脑具有可塑性,随着每一次经验、每一个新知识而变化,学习新语言,可以让大脑更加健康、更活跃。
3
语言与文化
斯蒂夫·考夫曼(SteveKaufmann)是一名语言家,会说十种语言,他曾说过:“只有怀着真正想去和另一种文化交流的强烈欲望,才能保证学有所成。”这也是许多语言学习者不断学习的初衷,学习语言是走进一种文化交流的入场券。
有不少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成了“文化通”,比如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对德国的文学、戏剧、音乐、美食都十分感兴趣,甚至在世界杯中都坚定地支持德国队。
4
语言与个人成长
作为多语言学习者,本尼·刘易斯(BennyLewis)坦言,每当自己学习一种新语言时,会比学习之前的语言更容易。在经历各种尝试和犯错之后,他找到了语言学习的共通经验,因而提升了学习效率。观察那些精通多国语言的人,刚开始他们学习第一门外语时,确实会比较痛苦,但是在不断尝试之后,学习语言的速度会加快。
坚持语言学习便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方式,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从学习外语的第一天开始,你需要去战胜恐惧和弱点,尽管发音不完美,语法有错误,但是通过交流去寻求自我提升。今后不管你尝试学习什么技能,这种学习方式都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不同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不同的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国内比较热门的几个小语种。
最有学习价值的语种:德语
今年秋季,继日语、法语之后,教育部正式将德语列入高中科目,以适应我们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可见国家对于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重视。
而德语学习的学员中除了为了去往德国留学学生,以提高德语水平的中高层人士数量居多,一般是为了在职业生涯获得更好的发展或者是在德企工作交流方便。
最受企业认可语种:日语
目前在中国,日语已成为除英语外学习人数最多的语言。
日语作为小语种类的实力派,除了自身文化的吸引力之外,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