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只会愈发广泛而紧密。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感到中国外交事业将迎来大发展,于是便指示对外文委创办一所外语院校,并亲自命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这所在原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高校,传承了光荣的历史和优秀的教风学风传统,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着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北二外开设了28个外语类专业,以及17个非外语类专业。
雄厚且多元的师资力量、丰富且专业的国际化课程、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都为北二外培育国际化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
师资方面,学校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小班教学,生师比18:1,优于同层次高校;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土师资中获得国外学位、有国外进修或工作经历的近%,外教及海外客座教授常年维持百余名,融入北二外教学与生活。
国际化课程方面,学校设置了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中国国情课程、一带一路国家国情课程、异地同步全球课程,同时还具备全球慕课平台课程学分认定及海外联合培养课程学分认定。
与此同时,北二外具有一套惠及全体本科生的跨学科专业复合培养方案。北二外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开展校内融合培养,辅修、双学位和本科课程一体化的改革,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年级选课,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等灵活方式修读课程。
怀揣着翻译梦想的同学们,还有机会进入“翻译人才实验班”。实验班课程以复语翻译(中英法/中英西)为特色,培养高层次、复语型语言服务人才。今年,翻译(中英法/中英西/中英阿/中英俄复语)首次直接面向本科批次招生。实验班学生专四通过率%,优秀率75%CATTI(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三级口笔译通过率88%;学业成绩平均分均在85分以上,综合测评成绩平均分在90分以上。
56年来,北二外共培养了近名各类专业人才,分布在祖国各行各业,诸如我们所熟知的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如今,北二外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薪酬已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双一流”高校同期本科毕业生。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复语复合特色人才培养之路”,7月15日18:00-19:00,北京日报将邀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曲鑫教授走进“带你看高招”直播间。
今年招生政策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跨学科专业复合培养方案具体是怎样的?如何进入“翻译人才实验班”……这些考生和家长对报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最关心的问题,都在今晚的直播里为您一一揭晓。
届时,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曲鑫教授将在直播间与网友互动,为考生和家长们答疑解惑。带上您对今年高校招生的疑惑,来北京日报快手直播间与高校老师互动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