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英语必修地位”,没有必要“全民学英语”的呼声由来已久,而且不断走强。最近,浙大的“网红教授”郑强又“开炮”了,公开呼吁“将英语踢出高考”,掀起了新一波舆论浪潮,引起了广泛热议。
英语已经是一语独强,汉语在英语面前似乎也得敬畏三分。原因是,英语成为许多方面的硬性要求,而汉语不是,曾经的“职称英语”就是证据之一。按照原来的规定,要想晋升职称,先考外语去,外语未过,想都别想,即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成果再丰也没有用。“职称英语”在职称评定方面真的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霸气。经过各方人士多年持续不断的呼吁与“抗议”,前两年一些专业人士终于从“职称英语”中“解套”了,“职称英语”不再作为评定职称的统一条件,改由各方自行决定。
为何要将“职称英语”从职称评定条件中“解套”?原因极其简单,那就是“职称英语”只是一个工具,并不代表能力。原来的规定,显然将“职称英语”等同于业务能力,犯了低级逻辑错误,更主要地是抑制了大量优秀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于社会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我国历来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然而职称评定中的一门外语成了极硬的一格,你说不可笑吗?
为何在职称评定中没有彻底取消英语这一条件?原因也很是简单。“职称英语”的错误在于一刀切,并非一切都错。在有的专业是对的,在有的专业是错的,到底哪个专业是对、哪个专业是错,专业问题交给专家去决定,这是科学的。一些专业从来用不着英语,甚至根本与外语绝缘,自然应该将英语踢出职称评定条件,一些专业与国外交流密切,英语也应该是一个条件。因事制宜是最合理的。
“高考英语”与“职称英语”实际上性质相同,那就是强制性的一刀切,不管需要不需要,就是粗暴的一刀往下切,必然切出太多的不合理、不科学、不公平。高考将英语列为必考科目,其弊端在于将英语的重要性夸大到超越物理、化学、生物的程度。英语不过是一种工具,而物理、化学才得最重要的科学知识。人们工作与生活须臾离不开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然而却可以离开英语,到底哪个重要,不言自明。
“将英语踢出高考”相当于不再将“职称英语”作为职称评定的统一条件,解决的是一刀切所导致的片面化、绝对化的问题,绝不是要取消英语这门课,而是对这门课的定位适当进行修正,由必修变成选修,由刚性规定变成柔性选择,所以是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这是讨论问题的前提,千万莫将“将英语踢高考”理解为所有学生不再学英语了、取消英语课了。这里提醒一下,免得有的人就此抬杠,毕竟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不少。
当年将英语列为高考科目肯定是出于良好动机,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检验,或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变化之后,确有反思和深刻分析利弊得失的必要,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高考并非一成不变,而英语则是一成不变,无论如何没有道理。
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SCI,动机良好,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实践当中其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且远远大于正面作用,所以今年2月果断取消了“论文唯SCI”的片面做法。这也只是废除在论文以篇数论英雄的片面做法,改由以论文的科学价值论英雄。“高考英语”也是如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越来越显示出负面作用,甚至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效果,所以也该考虑改革了。
任何改革都是困难的,因为涉及既得利益群体。“高考英语”持续这么多年,在其上寄生了众多庞大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多到无以计数,吃英语饭的人实在太多。比如,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就是,他们从中获得了海量利益,所以也会极力反对“将英语踢出高考),并拼凑出许多理由出来。
某培训机构负责人就不止一次公开反对,这很好理解。没有了“高考英语”,还有多少人出于日常需要去参加英语培训班?他的买卖不就完了吗。在商言商,商人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维持自己的利润来源。所以,他提出的理由都是从商业利益出发的,如果从社会角度去审视,就根本不合逻辑。
那么,为何要“将英语踢出高考”呢?这是由“高考英语”导致的负面影响不断暴露并不断增强的反映。“高考英语”到底存在哪些负面作用?大致有六点。
第一,全民学英语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影响科学知识的学习。
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小学、初中、高中12年,在学英语方面花去了多少时间,又挤占了什么时间?在这里就不计算了,有许多人都算过。反正是英语用的时间多了,用在其它课程方面的时间就少了。物理、化学、生物等主干课程虽然也是高考内容,但是不是高考中的一个科目,所以人们远远不像重视英语那样去学习。由于英语在高考中过于强势,所以物理、化学、生物等这些课程被挤得靠边站了,而原来物理、化学都一个科目。
第二,全民学英语的结果却是绝大多数人用不着英语。
这已经不是笑话,而是持续几十年的现实情况。由于不是母语,除了在课程上学习之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上英语,所以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即使六级也是如此。之所以称为“高考英语”,就是因为英语为考试而设,为考试而学,早就脱离了实际需要的轨道,异化过于明显。不说别的,一些硕士写了一篇论文,还得专门请他人起草英文摘要,你说这是干什么呢?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六级也过了,硕士也毕业了,结果很短的一段摘要都写不了,这十几年是不是白学了。
第三,明显弱化了母语学习,影响了民族文化传承。
学英语太占时间了。学生们的业余时间基本被英语占用了,所以对母语的学习明显不足。有的大学毕业,不会写简单的日用文章,甚至连语法都不通。最为明显的是,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有几个能把汉字写得像模像样。即使是大学课堂上的教授、副教授还有博导,又有几个把汉字像那么回事?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前几十年过于重视英语学习、轻视母语学习的结果。应该知道,现在的教授和副教授,都是在过于重视英语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这几乎搞得传统文化失传了。没有办法,现在开始恢复写字这个基本功,各级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书法课,等于几十年就走了一段回头路。
第四,让亿万人们投入到一场无用的比拼当中,浪费美好青春。
这从何谈起?先算一笔账。现实当中有多少人在使用英语?如果全国有1亿人在使用英语,那就是全国人口的1/14;如果全国有万人在使用英语,那就是全国人口的1/。我们可以假设全国有万人在使用英语。即使这样,也只是全部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是什么情形?是这样的:7个人可能使用英语,却让另外个人陪读。这是不是一种“绑架”?对于这个人来说是不是浪费青春?这种做法是不是过于愚蠢?关键是,这人把这个浪费的时间用在其他方面,要干出多少大事啊?这一正一反,损失多大就可想而知。
第五,剥夺了公民的选择权,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我国发展极不平衡,教育尤其如此。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教育资源十分薄弱。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已经是十分不堪。可是,高考中还得考英语,自然使农村孩子苦不堪言。因为农村学校不仅很难找到合适的英语教师,甚至根本找不到英语教师,更不用说其他条件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让农村孩子与大城市孩子比英语,是不是扩大了教育不公平?换一个角度看,甚至有些残忍。
英语不过是一个工具或是一项技能,就像开车一样,完全可以将交给公民自己选择。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各取所需,需要就学,不需要就不学。如果强行规定,人人必会开车,岂不是笑话。既然是一个工具一项技能,公民完全有权力作出自己的选择。可是将英语定为高考科目,不学也得学,不考也得考,这就不合理了。对于多数人来说,上学并不是为了出国,也不是为了当科学家,只是想学一项能够谋生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学英语的确是浪费时间。当然,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也完全可以选学英语,甚至可以专学英语,这也是他们的权力。
第六,“全民学英语”具有淡化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导向。
不论当初是出于何种考虑将英语列为高考科目,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还是将此与崇洋媚外联系在一起,因为是强制性的全面要求。有一些人自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这是闭关自守、愚昧落后的表现。其实这不值一驳。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强行规定“全民学外语”?恐怕我国是唯一。难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闭关自封、愚昧落后?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德国、法国、日本都没有“全民学英语”,你说这些国家都是闭关自守、愚味落后吗?
主张将英语列为高考科目的人也许一叶障目,忽略了语言的基本属性,那就是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体现的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所以,所有国家都在不断强化本民族语言的学习,而我们却在“全民学英语”。这岂不是潜移默化地告诉人们,母语不如外语优越?再加上英语教材编写不当,实际上也导致了这种负面影响。
再看一看历史就更加明白了。英国当年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殖民到哪里,就将英语强制推行到哪里。当年日本侵占东北,占领台湾,也是强制推行日语教学的。英国管治香港期间,同样如此。他们这样做,并非为了交流,而是为了从文化上驯化所占领之地的人们。语言确实是一种交流工具,但也确实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就是思想与观念,边学语言边灌输文化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是自行将英语作为高考科目的,自然与“殖民”完全不沾边,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有文化的一代多一种交流工具,更好地与外交流。但是,任何东西都有正反两面,“全民学英语”(注意全民二字)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楚。“将英语踢出高考”,让高考重回“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正常状态,让下一代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好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在提倡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显得更加迫切。
学英语没有错,为了检验学习效果进行考试也没有错,错的是把学英语摆到高于一切甚至高于学习母语的位置和强制推行“全民学英语”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科学知识、传统文化、民族语言、谋生技能远比英语重要,更何况99%的人用不着英语。莫再用高考捆绑人们学英语好不好,莫再让99%的人去给1%的人作陪读好不好,让所有公民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以何种方式学外语好不好?
“高考英语”与“职称英语”是一对孪生兄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异化了,渐渐失去了其本来属性,而变成了为考试而生、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名利追逐比拼,只要达到了目的,也就失去的使用价值而变得并无用处。“职称英语”解套了,职称计算机不考了,“唯论文”、“SCI至上”、“唯专利数量”破除了,“全民学英语”或是“高考英语”还能维持下去而永不改变吗,你说呢?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