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s://m.39.net/pf/a_10821046.html今年四月中旬,江苏、重庆、湖北等八个省市共同宣布了高考改革的新方案——“3+1+2”。该模式将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即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尽管还有部分地区并未明确出台改革的新方案,但就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改革的顺利落实,不难看出,这种模式是大势所趋。乍一看,许多家长、学生可能会很迷惑,“什么意思”,但其实并不难懂。简单来说,“3+1+2”就是“语、数、外+历史(或物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两科)”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都是按照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即高考考多少分,最后就是多少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中选两门的科目,是采用等级赋分制,就是不直接以高考卷面分计入成绩,而是通过一定的换算,得到最终的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那为什么这四门科目不按照原始成绩计算呢?因为语文、数学、外语是统考科目,所有学生都是做的一样的题目;选考科目中的历史和物理,是二选一。即选择历史的同学和选择物理的同学,他们的试卷、成绩,以及将来的志愿、录取也就从此分流了。相当于现在有两个队列,所有考生都得选边站。选了历史的所有考生成为一列,在这一列内,历史是必选科目,选了历史的考生自然就是在这一列以内进行竞争、排名。当然,之后还要从思想政治、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当中选择两门,然而这两门是不确定的,学科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不完全具有可比性,选择站在物理一边的同学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在“四选二”这个部分,不按其原始成绩直接计入高考成绩,而是采用等级赋分制计入高考成绩。那么等级赋分制,到底怎么个赋分法呢?其实,老师认为,不必太过纠结于等级赋分的四门学科,因为在“1”那个阶段,即历史、物理的选择阶段,考生就已经分流了。所以,重要的是考虑好将来想要学习的专业以及想要进入的大学。因为将来的志愿填报与高校录取,是通过“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并且高校有权设置“选考科目”。举个不很恰当的例子,考生的这个阶段,就有点类似于过去分文、理科的阶段,选了文(历史),将来就只能读某些专业;没有选理(物理),就不能选择某些专业和大学。况且,无论政策如何调整,考生的竞争程度其实同量级的,赋分机制也是面向全体考生的,大家都是在同样的政策下准备考试,在同样的规则下得到分数,自然也就谈不上个人相较于众人的“优劣”。所以,重要的还是考生自己。如果真心喜欢,就努力去做、去付出,天道酬勤,最终都会得到自己应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