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求知驱动的跨文化研究
——丁尔苏教授访谈录
余红兵丁尔苏
在本访谈中,丁尔苏教授回答了6个方面的问题,涉及悲剧研究、符号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首先,回顾了个人学术兴趣的跨界发展轨迹;其次,以历时梳理的方式,围绕西方古典悲剧、西方现代悲剧尤其是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研究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再次,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悲剧研究的成就,并列举了全球悲剧理论话语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华人学者;第四,通过详细的学理例证,重申了符号学作为一项“跨学科的事业”的强大生命力和重要价值;第五,提出求知驱动的跨文化研究,强调从具体问题出发、以知识启迪为宗旨的文化互动;最后,指出精通外语和善于说理对于知识拓展的重要性。
悲剧传统;悲剧理论;比较文学;符号学;求知驱动
穿越在中西文化之间
——张西平教授的海外汉学研究
姚军玲张西平
新时期海外汉学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张西平教授围绕“海外汉学的定义和学科设置”“年轻学者怎样进入学科?”“中年学者怎样突破思维和视野瓶颈”等问题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师生关于“典籍翻译”的若干疑问,引导青年学者理解自己的工作和岗位,把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新时代国家赋予外语系“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结合起来,深入到具体工作去继承和传承中国文化。
中西文化;海外汉学;张西平
现代战争里的“空间与地方”
——多克托罗内战小说《大进军》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胡亚敏
美国内战是美国进入现代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国作家多克托罗的内战小说《大进军》生动展现了在这场现代战争中,人们被从熟悉的“地方”连根拔起,抛入充满未知的“空间”,艰难地寻求新的生命和身份。在现代战争制造的新空间中,人们步入现代的陌生人社会,既感受到未来空间的召唤和自由,也体会到更多的不确定性。在现代战争的“空间”与“地方”之间共同构建起新的民族身份认同这一过程,也正是美国逐渐迈进现代性社会的过程,《大进军》深入思考了在现代进程中影响美国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多克托罗;《大进军》;空间与地方;现代战争;民族身份
关系空间与气候小说
刘英朱新竹
气候变化体现了21世纪的一种“解域化”环境危机。它是“关系空间”勃兴的因由之一,后者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地域主义的瓦解。气候小说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当代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它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可以说是做出了独特的努力。以美国当代作家金索芙的《飞行行为》为代表的气候小说为理解气候变化的解域化及其对“地方”发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以此考察气候小说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关系空间的表征可以发现,人口流动、动物流动、信息流动、资源流动使“地方”变成“关系空间”。今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需要超越民族、地区和国家意识形态,甚至人类种族的边界。就此而言,气候小说的面世或许只是一个微薄的努力,但它在多边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认知图绘”中,应该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个独特位置。
气候小说;空间批评;文学空间研究;关系空间;流动性
群岛思想与关系诗学
——论格里桑的“全-世界”文学空间观
高方黄可以
法国当代学者爱德华·格里桑从马提尼克特有的地理样貌出发,对世界文化格局进行了新颖而独特的描绘与构想,阐发出“群岛思想”和“关系诗学”,在此基础上对世界文学空间进行探讨与分析,从群岛语言、共同言语和文学作品在发生地和世界文学空间之间构建的联系出发,提出一种“全-世界”的总体文学新模态,为世界文学的思考带来启示。
爱德华·格里桑;群岛思想;关系诗学;“全-世界”;世界文学
文本的改写与主体的重构
——诺奖作家古尔纳小说《多蒂》创作论
朱振武苏文雅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多蒂》以出生在英国的黑人女孩多蒂为主人公,讲述其在伦敦艰难谋生、自强奋斗的立志故事,但文本的深处却是对殖民问题及其后果的深切关怀。小说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继承并改写了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英国经典成长小说传统,同时又重构了以非洲人为主体的成长小说,进而完成了帝国叙事的后殖民逆写。
古尔纳;《多蒂》;成长小说;改写与重构
何以为家:古尔纳《海边》的记忆书写与身份建构
黄夏黄晖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