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黄东晶,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教学名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曾获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龙江最美教师提名奖,黑龙江省高校首届教学新秀奖,黑龙江大学教书育人楷模、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谈及从教24年的感悟,黄东晶坚信,教师是社会的尊者,是心怀国之大者,是立德树人的能者。她将对黑龙江大学的深情播撒在校园中,对俄语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倾洒在讲台上,把对学生的点滴关爱倾注在每一个走过的日子里。
对黑龙江大学的“一往情深”
干练利落的短发,脸上浅浅的酒窝带着笑容,说话间声音轻柔、不急不躁,温柔、优雅是黄东晶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样的她却是学生感到有些敬畏和“害怕”的严师。“严格”二字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高要求上,也体现在对自己的高标准上。
黄东晶与黑大俄语的缘分深厚——父亲的挚友和高中班主任均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在他们的鼓励下,年仅17岁的黄东晶以超出北大分数线1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黑大俄语系。大学本科期间,她聪颖具有语言天赋,年龄最小却最勤奋,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作为系学生会主席工作完成得同样十分出色,成为当年最早一批发展入党的积极分子,这些历练也塑造了黄东晶“不怯场、能镇场”的个性,使她日后初登讲台时便淡定自若、气场满满。
年本科毕业的黄东晶保研留校,攻读俄语语言文学硕士。三年后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黄东晶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她经过慎重的考虑,选择留在黑龙江大学任教。从那时起,“教书育人”四个字便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回忆起当时的选择,黄东晶郑重地说,“那时候虽然只有20岁,但这份承诺却是沉甸甸的。”就这样,成绩优异的黄东晶成为了一名“黑大俄语人”,并与同在黑龙江大学留校的同学蒋鲲结为伉俪。
正是因为这份初心和承诺,她甘于为俄语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年黄东晶正式走上教学岗位,对自己要求极高的她先后攻读了黑大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后,并于年作为访问学者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系进修深造。
从对黑大老一辈俄语人学识和气质的景仰开始,黄东晶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黑龙江大学洋溢着一种学术的自由,在她时隔二十余年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时候,这颗赤诚之心依然持有对俄语的一种朴素深情。多少人对青春理想追求的脚步未曾停止,对深埋在黑龙江大学沃土之中的文化种子未能忘却,这里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俄语人的精神家园。
充满“魅力”的俄语课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的核心在于立德。黄东晶认为,“一个优秀的俄语人必须以优秀的人格品质做支撑”。她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