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2年的学习,我们终于熬过了高考,可是如今却被卡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大门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因为,自年起,高考志愿填报由之前的“学校+专业”变成了“专业+学校”。虽然选择的方向增加了,但是实际选择的难度也增加了!
年7月5日迎来了第一次本科志愿填报,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填报。一共有三天的时间,不知道你考虑好如何填报了吗?#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我们将从高考制度的变化、“专业+院校”来解读一下:
一、高考制度改革前后的变化
我省夏季高考实行“3+3”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自主选择的3科。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为分,3科高考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为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科等级考试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为分,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各科等级分满分均为分。
二、如何理解“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变化?
我省将在普通类的常规批、艺术类本科批的统考和联考专业、体育类的常规批,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与原来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发生了变化。考生填报志愿也会发生变化。
第一,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新的模式下,考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是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专业是关键和基础。
第二,填报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占据的志愿数量更多了。比如原来的模式下同时报考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北京大学1个单位下,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北京大学,物理+北京大学,化学+北京大学3个志愿。
第三,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选报专业的时候,以前查看报考指南的时候,在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外,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的模式下,考生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