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109/u6j1j6c.html10月20日—22日,为期3天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士及我国国内相关高校的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新范式:学科交叉与创新引领”主题,就外语学术领域在新时代面临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研讨交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据了解,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成立于年,是我国外国语言研究领域的国家一级学会。20余年来,该学会已成为我国外语界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力量,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为海内外学术界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尤其是为广大青年学者和在读研究生提供了分享研究成果的机会,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在主旨发言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戚学民、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西南大学二级教授文旭先后围绕“英语世界中孔子形象的改写”“作为翻译研究新范式的体认翻译学及其价值创造”“语言创造性的认知阐释”等主题进行报告。祝朝伟提到,体认翻译学是整合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体认语言学及翻译学等结构性创新要素的最新成果,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译学研究范式。“语言的比喻用法是语言创造性的最高表现。”文旭表示,很多时候语言用的都是比喻义,而不是字面义。使用比喻性语言的基础,是说话人所具有的语言知识以及各种认知能力。除大会发言外,本次研讨会还开设了9个分支机构论坛、10个专题论坛,共计位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就外语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期间,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被选举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董洪川表示,研究会的各项工作以及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将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基本遵循,守正创新、锐意变革,不断推动外语学科传统研究领域的深耕与纵向发展,并不断推动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交流,重视科技手段对外语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将研究会的各项事业及外语学科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