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博馆与虎门外语学校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上午,鸦片战争博物馆与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举行共建签约仪式,开启馆校共建新模式,谱写“出彩教育”新篇章。在共建签约仪式后,一场馆校音乐会在东莞市虎门海战博物馆隆重举行。音乐会上,虎门外语学校管乐团师生和鸦博馆工作人员通过交响乐、诗歌朗诵等形式,提前庆祝建党周年。

鸦博馆副馆长唐立鹏、刘尚清、宣传部主任张翠霞以及虎门外语学校总校长王建涛等领导及师生代表出席了活动。

馆校共建基地揭牌,馆校音乐会隆重上演

据鸦博馆宣传部主任张翠霞介绍,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围绕该主题,根据东莞市文化旅体局、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孤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鸦博馆馆校合作的经验,鸦博馆与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共同开展系列活动。今天上午,该馆邀请虎门外语学校的师生走进虎门海战博物馆,以博物馆音乐会的形式拉开系列活动的序幕。

上午9时30分,鸦博馆副馆长唐立鹏与虎门外语学校总校长王建涛代表双方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并共同为共建基地揭牌。

随后的音乐会上,虎门外语学校管乐团师生现场演奏了包括《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爱国歌曲;鸦博馆的工作人员在虎门外语学校管乐团师生的配乐下进行了主题为《追梦新时代》的诗歌朗诵。他们精彩的演出迎来了现场观众和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音乐会结束后,海战博物馆的讲解员带领现场的师生、观众一起参观了《鸦片战争》陈列展览,带领他们一起深入了解鸦片战争这段历史。通过参观,让孩子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求学,报效祖国。

资源共享,服务社会

另据鸦博馆副馆长唐立鹏介绍,一直以来,鸦博馆秉承“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原则,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独具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命名该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该馆由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此外,该馆还是全国禁毒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在刚刚过去的年,该馆再获喜讯,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也是目前东莞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唐立鹏还说,虎门外语学校是一所知名民办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虎门外语学校与鸦博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该馆将提供一流的场所、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品质,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平台、铸造精神的家园,也希望校方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将博物馆教育、素质教育发扬光大。

利用博物馆资源,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虎门外语学校总校长王建涛发言时说,为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培育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东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本土文化自信,进而全面认识粤港澳大湾区、认识当代中国。今天,鸦片战争博物馆与虎门外语学校隆重举行馆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仪式。

他相信,馆校共建活动的开展,必将进一步增强该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促进该校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和快乐发展。虎门外语学校将与鸦博馆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搭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共建平台,充分利用鸦博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鸦博馆文化的育人功能。

王建涛强调说,近年来,虎门外语学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希望通过与鸦博馆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好学校和博物馆教育、人才、历史、文物等资源优势,结合地方区域文化特色,从学术研究、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等多角度入手,进一步搭建好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共同开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满元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满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