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澎新中国杰出女外交家,首任丈夫是彭德怀

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5781078.html

新中国的第一代外交家中有一个女人,她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外交开辟了一条道路。

并且她在年第一次和刘文华相遇的时候,就俘获了他的一颗心,在彭德怀的牵线下,两个人在太行山下结为情侣。

没过多久,新婚夫妇就被迫分开,刘文华上了战场,从此甜蜜的爱情,只剩无尽的思念。

上天剥夺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却赐给了他第二段感情,龚澎和乔冠华两个人相互帮助,结为夫妻,而她的这位丈夫,就是共和国的外交部长。

一、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

龚澎,一个出生在日本横滨的革命后代。她的父亲就是有名的革命家龚振洲,曾经与蒋介石上过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并且还被人称作“铁血将军”。

龚澎生长在一个家世显赫的环境里。母亲的英语讲得很好,所以龚澎和她姐姐龚普生在父亲母亲耳濡目染下,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虽然出生在日本,但是龚澎的父母亲都是爱国意识极强的人,在国内革命形式缓和之后,龚振洲就带着他的家人回到了中国的土地上,由于龚澎两三岁就回到中国,所以她对于日本没有什么印象,反而对中国的感情日益深厚。

龚澎的父亲是最早跟随孙中山先生开始革命的老一辈革命志士,后来因为被袁世凯窃取了成果,被北洋军阀通缉,才没办法跑到日本的,继承他优秀基因的龚澎也希望能够将革命的种子,把革命的火种带到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同时,她也开始思考,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都掀起了抗日救国的运动,学生游街,工人罢市,无一不在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爱国。作为中国最出名的一所学校,燕京大学,也有着革命的影子,很多学生在这里接受先进的思想。

年,19岁的龚澎考入燕京大学的历史系,由于她很早就接受革命的思想,所以经常能在学校里面组织学生们运动,是一个十分可靠的核心人物。

一个组织能力强,长得好看,成绩又优异的女生,在哪里都是令人瞩目的。所以很快龚澎就成为他们学校的校花。

龚澎经常在学校组织一些和她一样有着革命精神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就当前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做探讨,还会发表一些对未来有建设性的意见。

九一八事件以后,日本企图将中国变为他们殖民地的心思昭然若揭,他们还在天津、河北等很多地方制造事端,逼迫南京政府签订协议,继续侵略中国。当日本人将目标放到华北大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呼吁大家开展爱国运动,不要做亡国奴。

得知消息的龚澎就带头召开了外国记者的招待会,将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都一一揭露出来。在一二九运动中,还报名参加了敢死队,用自己的行动呼吁其他学生们开展运动。受到她的鼓舞,其他学生们纷纷加入运动,保家卫国。

有一个英语讲得很好的母亲在,龚澎的英语口语自然要比其他人的水平好得多。在学校的时候,就能熟练使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龚澎知道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所以在上学期间,大量学习外语,还将很多英文资料翻译成为中文,给同学看,让他们也可以多学习一点。

在毕业前,龚澎看到美国记者发表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共产党的事情,上面还有很多照片。看到这样的文章,爱好革命的龚澎像是找到了‘归属地’一样,对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延安产生了向往,为了一探究竟,龚澎决定前往延安。

但是龚澎并没有明确告知家里,她的父亲知道以后并没有反对,只是告诉龚澎:要做你觉得对的事情,并且做了就不要回头。得到家人的支持以后,龚澎就此离开了家,开始革命的生涯。

来到延安以后,龚澎就凭借高水平的英文演讲能力,还有办事能力,在这里的舞台上发挥出她独有的魅力。

在路上,龚澎遇到了刚要返回根据地的彭德怀司令,于是两个人便一起结伴回来,彭德怀对于龚澎这个女青年很欣赏,便把她留了下来,在八路军总部秘书科工作。

也是有了这次的机会,龚澎可以近距离和各位领导人接触,学到很多只有在战场,在领导人身边才能学到的东西。

因为外语讲得不错,被毛主席看重,让她当毛主席的英文翻译。由于龚澎在学校里有组织运动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被党中央看重,跟着领导人们去总部担任秘书职位。

二、外交家

由于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要在全国开展革命,所以龚澎也跟着他们来到了重庆,这一次她的工作不仅要做翻译,秘书,负责处理一些领导人们的工作,还需要做代表团的发言人。

当时很多反法西斯的力量都来到了重庆,很多国家都派人来到重庆,并且还派来外交员全程负责。

由于各个国家说的语言都不一样,就需要一个精通英语的中国人来为他们翻译,并且传递信息。

那个时候的当局对外一直严格封锁国内的消息,这一举动让很多记者还有反法西斯人士不满意。

虽然不满意也只能无可奈何,而这个时候,共产党意识到要将中国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国际舆论去影响和引领。

所以面对这些外国记者,拥有高水平英语的龚澎就是向外传递消息最好的渠道。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发言人,龚澎扛起了向各位外国友人宣传中国目前的情况,还有与他们之间的交流的重担。

龚澎在和外国友人交流的时候,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话筒,更重要的是用一种让人很舒服的交流方式,用事实去和他们交流,不会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实事求是。

很多记者都觉得,只有在龚澎这里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消息,因此记者们都很喜欢龚澎。

龚澎觉得与国外的记者打交道,就是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看待问题的,才能够做好随时和他们打交道的准备。

龚澎每次和外国记者打交道,都会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讲述出来,达到一个宣传的效果。

龚澎不仅讲述中国发生的事情,还会将毛主席他们发表的文章,所做出的很多阅读资料,一一展示给外国的记者和反法西斯人士,让他们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很多想法和措施。

作为一个外交官,龚澎是优秀的,每一个和她打交道的人,都会被她身上的魅力所吸引。

三、情感世界

作为一个燕京大学的校花,很多男人都被龚澎的魅力所吸引,追求她的人也很多,可是龚澎却并没有太多情感上的纠纷,一生之中也不过两段婚姻。

龚澎的第一段婚姻是和刘文华开始的,刘文华也是一个爱国的青年,并且十分爱好学习,对于土木工程有着很高的兴趣。

刘文华特别喜欢土木工程,所以在中国读完这个专业以后,又去德国读了柏林科技大学的水利工程。

原本是打算回国以后,在国家的江河治理这一块发光发热的,但是没想到国家此时的情况危在旦夕,敌人侵略毫无人性,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家有难,身为中华儿女怎么能独善其身?刘文华虽然远在德国,可是他的爱国运动不分国界。

在德国可以学习到很多先进的思想,刘文华就编写很多文学将他们都打印出来,每天游走在侨胞之间,呼吁他们参加活动。

因为刘文华工作积极,很快就成为组织的中流砥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当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刘文华感觉国内斗争到了最重要的时候,于是他离开德国,回到中国,他要上战场,用血肉保护祖国。

回来中国以后,刘文华就报名参加八路军,经过一番辗转,才来到了太行山,成为了朱德的一名秘书。

也是因为这个工作,他认识了龚澎,在这里,刘文华遇到了他这辈子的真爱,龚澎。

龚澎记得很清楚,年的一个冬天,有一个刚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学生被分到了八路军总部秘书科工作,这个人身材高大,魁梧健壮,还戴着个眼镜,一脸的英气,这个人就是刘文华。

但是起初,龚澎并没有看上这个一心爱好土木工程学的刘文华,龚澎内心喜欢的应该是向她父亲那样,可以上战场,英勇杀敌的男人吧。所以对于刘文华,她最初并没什么感觉。

两个高学历又深得党中央领导人喜欢的年轻人,每天都在一起工作,记录东西,起草文件,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彼此也有了了解。

在一起工作以后,龚澎才发现原来刘文华的弟弟妹妹和她还是大学的同学,两个人的经历,还有家庭环境,都十分相似,最重要两个人目标也一样。

可是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龚澎慢慢改变了对于刘文华的看法。因为龚澎发现,刘文华不仅仅是爱好土木工程,对于国家他也是有很大的抱负的,刘文华希望做共产党的工程师,所以他一直在积累经验,更加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

听到刘文华这么说,龚澎对他的看法开始有所改观,为了对身边的他有更深刻地了解,龚澎还去找了他发表的一些文章,还有文献。在读了这些以后,龚澎开始对这个爱好土木工程的刘文华渐渐有了好感。

因为刘文华现在做的工作和他大学所学习的根本不是一个领域的,不是写政治文章,就是起草内函,龚澎很怀疑他是不是真的能做好。

很快,刘文华就用事实来证明了一切,刘文华的才华就连党中央领导人都很佩服。

在彭德怀的撮合之下,两个才貌双全的人走到了一起,在一棵杨树上面,刻下了他们的名字和爱情,希望杨树可以见证他们之间的美好生活。

为了革命,龚澎被调到重庆南方局开始工作,主要是协助周总理做国际统战工作,当时周总理还对龚澎来了一场面试。

周总理让龚澎先等等,他还有事情没忙完,过了一会,周总理问龚澎,刚刚看到什么。

龚澎回答,看到三张地图,一个是军事的地图,一个是欧洲二战的地图,一个是战场兵力的数字。

对于她的观察细微,周总理表示很满意,然后就安排龚澎负责外交方面的工作。

龚澎英语的口语,翻译水平都很不错,甚至可以看着中文稿,直接打印出一份英文稿。

有龚澎在,很多延安的、还有毛主席的理论、文章都能被翻译并且发到外国。这一项工作,龚澎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这个时候,两个人结婚还不到一个月,甜蜜期都还没过,两人来到那棵杨树下,做好约定,等到抗战胜利的那天,就是他们团圆的时候。

两个人依依不舍地分别,以为以后有的是时间团聚,所以还憧憬着以后的美好生活。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一分别,再见面,竟已阴阳相隔。

年以后,斗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革命志士都已经做好随时为国家牺牲的思想准备了。

刘文华在太行山上的情况也很严峻,但他依旧坚持每十天一封信,用信来诉说对龚澎的想念。

因为战争的原因,龚澎已经好几个月没收到刘文华的信件了,她心里隐隐有了不好的感觉,可她不敢乱想。

在工作的时候,龚澎因为身体原因住了院,在医院里龚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此时她只想要见到刘文华,哪怕收到他的信件,也是好的。

有一天,龚澎收到一封信,信上虽没有明确提到刘文华已经牺牲,但是却隐隐约约表达了这个意思,难以置信的龚澎去找周总理确认。周总理才告诉她,刘文华因为急性盲肠炎没有及时救治已经走了,当时龚澎正在住院,所以没有告诉她。

周总理还将刘文华的遗书交给了她,让她好自珍重。

上天夺走了她的第一段婚姻,又给了她恋爱的机会。

年末,乔冠华与龚澎在周总理办公室相遇,当时乔冠华用“乔木”的笔名写了很多国际性的评论,名声大噪,后来钱冠华撤到重庆,开始和龚澎一起工作。

两个人有着相同的爱好,喜欢音乐,所以在年的时候,两个人结婚,成为伴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两个人都在外交上面奉献着,乔冠华遇到事情总喜欢和龚澎商量,很多领导都开玩笑说,乔冠华被龚澎领导。

就连他们的孩子都说,龚澎相对于乔冠华来说成熟很多,而龚澎在外面也很维护乔冠华自尊。

两个人结婚三十多年,一起都很幸福,几十年如一日,龚澎还很关心钱冠华,总是照顾到他的身体还有他的情绪。

原本以为结束了战争,两个人就能一直幸福下去,一直到生老病死,没想到意外来地那么快。

龚澎被推上了隐形的战场,每天都会受到折磨。

两个人经常面临巨大精神压力,可是他们相互鼓励,有一天晚上,龚澎还让孩子在家里弹奏乐曲,然后龚澎和乔冠华就站在客厅,两个人还一起附和唱了起来,曲子结束以后,龚澎深吸一口气,说道,好了,休息完了,继续战斗吧。

面对这些人,龚澎并不畏惧,还曾说,若是不能继续做外交,那就回乡下教书育人。

还没等到龚澎回乡下,她就先病倒了。因为压力越来越大,局势越来越艰难,龚澎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

有一天,龚澎因为脑出血住院,她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所以在清醒的时候,就开始和乔冠华交代后事,每次一谈到这个话题,乔冠华就崩溃得说不出话,让她不要老说这样的话,一定能好起来的。

龚澎还特意交代她的儿子,让儿子多在政治上帮帮他的父亲乔冠华,在龚澎心里,乔冠华的政治方面总是缺乏经验,想要在临终之前,将这些事情都交代好。

由于两个人感情太过深厚,所以每次看到龚澎难受的样子,乔冠华就恨他自己,不能帮助龚澎分担这些病痛。

在龚澎最后的时光里,乔冠华在她床前悉心照顾着,送走了她最后一程,一直到年的9月份,龚澎被疾病所打败,离开了她最爱的亲人。

龚澎离开以后,乔冠华始终接受不了这个打击,经常拿出他们两个人的合影,用放大镜一点一点看着。

作为新中国最为杰出的一个外交家,龚澎用她的力量一直向外国展示中国的魅力,在工作上也从未有过懈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