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中学阶段是人生求知欲最为旺盛、学习任务最为繁重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成为学生最核心的活动内容。其学习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与重要性非同寻常,对于人生成长影响至关重大!要想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美好愿景,仅仅凭借兴趣和自觉是难以为继的,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实现学习活动制度化,以制度来警醒、激励自己坚持有效学习。这是家有中学生的家长及其孩子值得长期 全面剖析、科学定位
一、根据学科地位来制定学习计划
看学科地位。根据各学科在总体赋分中所占的权重,即占据的分值大小来制定学习计划。很显然,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占据最重要地位!可以根据中考、高考科目设置来制定。
例如广西南宁。广西南宁市区中考各学科重要性顺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体育(理化实验操作/生物、地理)(注明:以广西南宁市区中考等级成绩录取科目语文优先设置为例)
例如广西高考。年前广西“3+3(文/理)”高考各学科重要性顺序:数学→英语→语文→理科(物理、化学、生物)/文科(历史、政治、地理)。(注明:年前广西文理分科高考模式)
广西年开始实行新高考“3+1(物理/历史)+2(4选2)”模式。新高考各学科重要性顺序: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以目前广西文理分科高考模式为例,在高考总分及志愿相同的情况下,文科按照语文、文科综合、数学、英语顺序单科成绩再次排名,理科按照数学、理科综合、语文、英语顺序单科成绩再次排名!即在投档录取总分和志愿相同的情况下,文科生语文分数高者、理科生数学分数高者优先。这一点往往成为填报热门专业竞争的重要筹码。所以,总分相同,竞争相同专业志愿时,有些被录取,有些落榜。例如下表所示:
二、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
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科目增多,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和外语,还要兼顾其他学科。要根据各学科特点、规律和时间,因科制宜来制定不同学科的学习计划,作出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
(一)看学科提升的空间与潜力
语文学科想考取高分非常困难,但是语文成绩非常低分的也极其罕见,除非个别特殊的另当别论;数学学科容易两极分化,学得特别好的可以考取满分,学得较差的想考取及格都是一种奢望,数学成为提分或拉分最大的学科,有的差距可以达到近百分,成为中高考决定总分成绩高低的关键!足以值得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科只要努力和方法正确,一般成绩较好,例如高考英语学科普遍分或更高。
文科分数一般难以拉开差距。历史政治地理学科一般难以拉开差距,相凭借这些科目拉开分数距离,占据优势比较困难,除非极少数基础扎实、知识认知及思维广阔,并且书写表达能力优秀的考生才能获得高分,占据优势。
理科则因人而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往往两极分化严重,极少数基础扎实,悟性较高的高分考生成为“学霸”,与大多数学习成绩只期盼考上及格的考生形成巨大的等级差别,分数十分悬殊!
(二)看各学科属性和特点
数学:数学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立体抽象,注重运算、数图结合,空间立体想象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大量的运算和数形结合,需要书写演算和作图,适合较完整的长时间段来进行,最好安排在时间较宽裕的自习课(特别是晚自习)进行。
数学极其容易两极分化,是所有科目中提分或拉分差距最大的学科,差距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中,数学无疑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思想上值得高度重视,在学习上必须要将数学放在第一位置,特别是在一、二年级阶段,在学习时间安排上要占最大比例!否则到了三年级毕业班时,它会成为中高考的恶梦!令人感到无助而心中恐惧!
英语:英语属于语言类,熟悉单词、词汇和语法,培养阅读及其逻辑思维能力,应试训练技巧。熟读、熟记和熟背与书写是基本功。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成绩不会差!记忆单词和语法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但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学习容量和难度大,需要必要的书写和较多的学习时间,适合于安排在时间较宽裕的自习课(包括晚自习)进行。
语文:语文属于语言类,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平时“课内为主,课外延伸”,考试“学在课内,考在课外(社会)”。所以,中高考往往有“三年的语文白学了”的调侃式自责。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积累,特别是要进行广泛的大量阅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