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所外国语大学,实力如何

外国语大学,这种大学类型是中国大学体系中并不多见的,最知名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另外还有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外),天津外国语大学(天外),四川外国语大学(川外)和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外)这六所。已经另创一个类型的是还有一所并不知名的是吉林外国语大学(吉外)。

京沪津渝四大直辖市各有一所,西安是西北中心、高校重镇,大连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东北门户,各发展出一所外国语大学都不奇怪,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区域发展需要。吉外位于吉林省会长春,不是经济强市,能发展出一所外国语大学,且性质是一所民办高校,实属不易。

北外和上外是年同批更名为大学,西外是年更名为大学,天外是年更名为大学,川外是年更名为大学。而吉外年更名为大学。

为什么要把从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外国语大学的时间先后列出来?因为更名为大学是需要达到条件的,比如在校生人数,学科体系建设,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硕士点数量等等。经常有人拿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例子来嘲讽中国高校更名大学的努力,认为只要办学好,能培养人才,名字并不重要。大道理当然没错,可国情不同,这么简单的对比就不尽合理。比如国外很多大学都允许毕业时会疯狂一把,中国的高校提倡的是文明离校,哪个正确?只能说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传承不同。

我们拿吉林外国语大学的演变史来看,吉外是由个人创办于年,最初为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年更名为吉林华桥外语职业学院,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年申硕成功;年圆满更名为大学。用23年的时间走完了从初创到更名大学的历程,完成了很多公办院校半个世纪也达不成的目标。初知中国高校发展史的我,看到的是一部奋斗史,这背后有太多努力的故事。

话说回来,中国高校更名大学的评估体系有没有弊端?当然有,而且有不少问题,可以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估评价体系是中国高校发展千篇一律失去特色的罪魁祸首。

那把更名大学的评估体系都废除掉,问题就解决了吗?我们从外国语大学的排名来看这个问题,更名大学早的确实在综合实力上要强于更名大学晚的高校,这就足以证明,更名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那些评估专家也不是吃白饭的。在达成基本的共识以后,需要做的是不断修正和完善体系,这才是符合国情的,这才是发展该有的样子。现实已经证明,西方发达国家有他们自己的深层次问题,国外的月亮并不比国内圆,发展需要的是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拿别人的例子嘲笑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