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交个朋友练外语,怎么就一步步发展到被

今天,4月15日

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这件事

与每一个人都有关!

你是否觉得国家安全这件事

离我们很遥远?

但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际局势趋于复杂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变得更加猖獗

手段更加隐秘!

许多人在不经意间

就掉入了设计好的陷阱中

而这些窃密方式细思极恐……

从帮助提高外语水平到贿赂、色诱…

70后部委干部沦为外国间谍

张向斌,年出生,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他进入我国家某部委从事外语翻译工作。

年,张向斌受组织委派赴某国常驻,驻外期间结识了自称是该国外交部的A某等人。然而,他们的真实身份却是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

最初,A某等人常帮助张向斌提高外语翻译水平,还主动帮忙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渐渐地,张向斌与这些外方人员之间由公务联系转为了秘密交往。

随后,外方人员以高额报酬为诱惑,通过套取和索要等方式,要求张向斌提供情报。数年间,他向对方提供了数十份涉及我国内政外交的涉密文件资料,其中绝密级、机密级文件达14份。

驻外期间,张向斌多次嫖娼,与多名外国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与该国政府女性官员发展成情人关系并生育两个私生子,这些都为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对其进行控制运用留下把柄。年,张向斌从单位辞职,辞职前,还陆续从办公电脑和内部办公网络中搜集大量文件资料,非法携带至国外。

经查,张向斌的个人电脑及其他存储介质中存有份文件资料,其中标注绝密级的59份,机密级份,秘密级份。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安全厅破获此案。

年2月,张向斌因间谍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一次“偶遇”开始的不归路

80后网管高价将涉密文件卖出

年出生的陈伟,曾是我国某军工科研院所下属公司的一名网络管理员。由于该科研院所属于核心涉密单位,而负责该单位内部网络维护的陈伟,就有条件接触到涉密文件。

年,陈伟在公司门口“偶遇”了一名叫彼得的外国人。他自称是一名技术专家,此次来中国的目的就是想购买一些技术资料。

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陈伟开始向彼得提供情报信息。随着窃取文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密级越来越高,陈伟逐步发现,彼得并非普通的技术专家,而是一名间谍。

陈伟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不归路。

心生恐惧的陈伟向他提出终止合作。然而,彼得却以陈伟此前提供的情报为把柄,要挟他继续提供涉密情报。年,终日生活在恐惧中的陈伟从单位辞职。年3月,经缜密侦察,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对陈伟实施抓捕。

国家安全机关侦查人员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方是专业人员,他在通过和陈伟短暂几次接触之后,准确把握了陈伟性格中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特点。他也料到陈伟第一不会拒绝他,第二一定不敢声张。

调查证实,陈伟共窃取并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该科研院所文件共多份,其中机密级份、秘密级份,以及其他大量内部文件。年3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陈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为1万元

90后县委宣传部记者出卖涉密材料

年出生的邱德桂曾在沿海某县委宣传部工作,因为工作中能接触到一些内部资料,成为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策反对象。

在宣传部工作时,邱德桂会登录单位工作邮箱查找各乡镇发来的新闻素材,一次,在登录邮箱时,他发现了异常。

据邱德桂回忆,刚开始以为是垃圾邮件,有一次我点开看,里面写“能不能提供当地一些负面信息、新闻材料,这种邮件发一封给我。”邱德桂回信说可以联系他的个人邮箱。

果然几天后,对方就有了回复,称如果邱德桂可以提供他们需要的材料,就可以获得丰厚的酬劳。涉世未深的他只为一万多元好处费,就将涉密材料出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邱德桂根据对方要求,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复印、翻拍等方式,向对方提供了一批该县县委宣传部的内部文件资料。而实际上,这个与邱德桂邮件往来的人真实身份竟是境外某军情部门人员。经鉴定,邱德桂非法提供的文件资料中,1份为机密级、5份为秘密级。

年6月,邱德桂因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打赢新时代反间谍斗争

这场“人民战争”

必须人人有意识、人人尽责任、人人作贡献

公民和组织如发现

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可拨打

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举报电话

或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