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沿海港口城市南特,位于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河的下游。卢瓦尔河从这里汇入大西洋。这里能常年感受到大西洋的气息,充满别样的诗意,这里也诞生了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他是作品被翻译成外语最多的法国小说家,他广被我们中国读者熟悉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的时候,小凡尔纳还曾经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上去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不过由于发现及时,父亲阻止了他的旅行,换来的是更为严格的管教,并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性。当然,蔚蓝色的大海在他心中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的时候,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并尝试戏剧创作。当时的作家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创作之中。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后来凡尔纳的作品中就加入了很多地理元素,海洋,地心,太空等等都是他幻想的对象。
18世纪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得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的邻国法国,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凡尔纳出生于年,在他开始创作的时候,正是法国工业革命的高潮。他正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出现了很多浪漫而又符合科学的幻想。地理、特别是海洋,科技幻想,再加上冒险,构成了凡尔纳作品的主要特点。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地理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主题公园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科幻三部曲”,《海底两万里》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它也是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初中生必读的书目。整部小说,作者利用想象为描写了海洋下的那个奇妙的不同世界。那里有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还有海底火山、海底森林,海底煤矿,珊瑚王国、大西洋城的废墟,海底沉船等等,还给我们展示了海底打猎,水中漫步的情形。在两万里的海底旅行中他们经历过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危险,让小说情节惊险曲折,同时幻想大胆出奇,并将自然科学知识巧妙的结合在其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充满奇幻色彩的海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