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降低某一语言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的观点通常提出,该语言是国际通用语言,是科技论文的主要书写语言,对国际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但这些论述是否真实?实际上,这些观点在强调国际交流的重要性的同时,忽略了更多语言多元性的价值。
首先,是否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事实上,除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少数国家外,各国更习惯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流。英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主要局限于部分国家的少数精英阶层。
举例来说,苏格兰有苏格兰语,爱尔兰有爱尔兰语,新西兰有毛利语,甚至美国的拉美裔也更倾向于使用西班牙语进行交流,而不是英语。即便是在英语国家内部,普及英语也并非易事。
更进一步看,在英国脱离欧盟后,英语在欧洲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甚至印度也在减少英语的使用。那么,英语真的是世界通用语言吗?
考虑到中国教育体系中对英语学习的高投入,是否合理呢?事实是,尽管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但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并未真正用到英语。难道这样的投入真的划算吗?也许,让学生建立基础,掌握基本水平即可,无需让英语决定他们的学业和前程。
与世界各国的语言学习方式相比,中国似乎显得过于单一。例如,美国人更倾向于学习西班牙语,因为拉美国家使用西班牙语的情况较多,这对他们十分有用。与此相反,除了华裔以外,学习汉语的美国人寥寥无几。
相比之下,越南则更多元化,学生同时学习英语、法语和汉语,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因此,中国在教育中也应该追求更多的多元化。减少英语学习的时间,将其作为辅助课程,降低其在高考中的权重。所节约出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更多实用技能,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综上所述,应该审视教育中英语地位的过高问题,倡导更为多元、实用的语言学习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发展,也符合世界各国在语言学习上的趋势。
要想了解更多有关如何优化语言学习的方法,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