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献(本文所说中央文献,主要包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重要著作、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重要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重要文件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重要政治文献。)对外翻译,是对外宣介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一扇窗,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支笔。习近平关于外宣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中央文献外译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重要任务和基本遵循,也为我们以坚守初心、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译者,是两种文字转换的桥梁,两种文化间的摆渡者。中译外的译者,要从母语出发,努力向着另一种文化无限靠近。而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宽阔的国际视野,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极强的团队协作精神,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积累,努力成为精通外语的专家,知识丰富的杂家,以及懂沟通善沟通的行家。
笔者从一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者的角度,结合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法文版翻译工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习近平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页。)中国故事是通过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呈现的。其中,中央文献以理性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是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大国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思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如何决策的。在诸多中央文献中,领导人著作又以其独特的文本类型、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理性讲述中国故事的极佳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体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