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雪草
此文内容是我儿子今年中考结果的真实经历,他的人生轨迹有可能被一个小小的“+”号改变了。希望家有初中生的父母们,能够从我儿子的经历里了解到一些中考规则,不要再发生我儿子这种因为一个“+”号错失重点高中的遗憾。
孩子初中毕业后,意味着父母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完成。对于中考生来说,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能够考取当地的重点高中。
因为高等的学校吸收的是拔尖的学生,学习氛围相对来说要好很多。而且越是竞争力大的地方,孩子就越有努力学习的动力。
我儿子刚好也是今年参加中考,他初中三年的成绩一直很好,任课老师都认为他考取重点高中应该没问题。
我们对儿子定的目标也是希望能考取重点高中。可结果却因为一个“+”号落下了遗憾。
刚查到中考成绩时,预测进入重点高中有点悬
中考结束在网上查到成绩后,我儿子的成绩确实不是很理想。
老师说,他这个成绩有可能考不上重点高中,也有可能刚好达到录取线边缘,最终结果就只能看他的运气了。
那段时间,我们查遍了心目中那所重点高中以往几年的录取分数线:
年,是全部科目计分制,录取分数线是分。年,是语文分、数学分、外语分、体育40分,此5科目计分,总共分,其他科目开始分ABCD等级。最终录取分数线是.6分,入围等级是3A4B。年,考试规则和年一样,录取分数线是.2分、入围等级是4A4B。年,考试规则还是和前两年一样,录取分数线是.2分,入围等级是4A4B。年,也就是今年的规则变动了,是语、数、外三门科目没变、增加了历史分、物理分,此5科目计分,总分分。其他科目分等级,体育列入综合也是分等级。
我们根据儿子的考试成绩,再结合以往的录取分数线,再三考虑后,放弃了一些私立学校抛过来优惠橄榄枝,决定冲一把重点高中。
于是,我儿子认真了解了志愿填报的各个学校后,按以下四个类别填好提交了志愿:
省级示范普通高中:xxx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xxx一般普通高中:xxx中职院校:xxx(注;我们这儿是把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简称为重点高中。)
当志愿提交后就耐心等着重点高中发布录取分数线。
一个“+”号抹杀了其他超标的3档,3A1B败给了2A1B1B+
因为重点高中是第一批录取,当志愿填报日期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有人发出来了此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我当时初略一看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儿子的分数线刚好入围了,觉得他进入重点高中应该没有悬念了。
又过了两天后,教育局把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学生名单文件发出来了。
在朋友们的互相转发中,我在半夜时分看到了那份录取名单。里面却并没有我儿子的名字,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于是,不顾当时已经快到半夜零点了,给儿子的班主任打去了询问电话。
老师也感到很不解,她说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她让我白天直接去重点高中的学校里了解情况比较好。
转天一大早,我们夫妻俩就叫上儿子赶去那所重点高中学校。当时只有一个不知情的值班老师在,他告诉我们最好直接去地区教育局问问,因为招生的事情是由教育局统管。
于是,我们辗转又找到坐落在市里面的区教育局。问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后,才知道我儿子的成绩里缺少了一个“+”号,所以没有入围重点高中。
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分,入围等级是2A1B1B+,综合无D即算入围。
以往的录取线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等级还要带“+”号的,而且学生在考试前也没有被重点叮嘱过学科等级里还有这个“+”号存在。
请恕我们无知,当时真的不知道那个“+”号是什么意思,所以,根本就没有在意它。
直到去教育局询问后,才明白每个等级在分A、B、C、D的同时,还会细分A+、B+,至于还有没有C+、D+,我当时就无心去细问了。
也许大家觉得,我们既然明白了规则就应该没什么好纠结了吧!哪怕只是缺一个“+”号,那也确实算是等级没入围被落榜啊!
其实,让我们真正感到遗憾的是,我儿子这个成绩和录取规则的差别。
请大家看看,这个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和无奈。
我儿子的分数是.5分,录取线是.5分,超过了1分。他的生物和地理是AA,录取线是1A1B,其中一门超过了一个等级。他的化学和政治是1A1B,录取线是1A1B+,就在这个档里缺少了一个“+”号。他的综合是5A,录取线是要求无D,这算是全部超额。我儿子的成绩有3档超线入围,却被其中缺少一个“+”号的那一档给抹杀了。
还有,如果从他的整体成绩来看,这4个等级科目里的3A1B却败给了2A1B1B+,这种无缘重点高中的案例应该算得上是史无前例吧!
这难道真的是运气的问题吗?
答案肯定不是。
与心目中的学校失之交臂,只是因为还不够努力
有人说: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赋。
所以说,任何优秀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把学到的知识日积月累到一定的厚度,才会有披荆斩棘的能力。
从我儿子的中考结果来说,我可以给家里有初中生、或者即将进入初中的父母提个醒:
父母要多学习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知识父母一定要去学习一些如何和初中生搞好关系的相关知识。因为初中生刚好是青春叛逆期的开始,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会很容易触及孩子的逆鳞,然后产生叛逆情绪,就很难跟进孩子的学习进度了。
儿子刚进入初中时,我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与他和平共处,产生了一种急于求成的焦虑心态,使得他的青春叛逆反应很严重,导致他不但特别抵触我们的管教,还沉迷于游戏。
当时,我们做家长的对他的叛逆情绪真的是束手无策。直到后来,通过查找各种相关资料,才懂得了我们需要尊重他争取独立成长的强烈意识。
当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尽力给予他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时,他才慢慢放下了他的叛逆情绪,可是,对他的学习还是有影响的。在这方面,我一直都承认是我们做家长的失职,才让孩子走了一些弯路。
所以说,父母们最好是在孩子10岁左右就开始特意去学习一些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和平相处的相关只是,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要好得多。
督促孩子的学习不要偏科家长督促孩子学习是,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能偏科。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的最常用口号。只要有一科扯后腿,其他科就算最好也有可能被拉下来。
就像我儿子这次的结果就是暴露了他偏科的问题,道德没有拿到那个最关键的“+”号,而历史分数也不理想。
就像今年的江苏文科状元也是因为选修课历史是B+,不得不失之交臂于多所名校。这也是一种令人痛心又可惜的无奈。
在学习期间,大家不要过多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