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行动与无效行动你能掌控潜意识吗宋莹驿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为什么有些行动会带来成果,而有些行动则会带来麻烦?

为什么有些人越忙碌越有目标感,而有些人则越忙碌就越迷茫?

一、引子

我发现聚焦目标的,是有效行动;而盲目反应的,是无效行动。

而且,无效行动对我们有很大的危害。比如,浪费生命,事与愿违。

不过,它也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因为它可以释放情绪,让我们感觉自己有所作为。

这类“自动化”反应,大都来自于很深的潜意识印记。

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种下了这些印记。但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它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想法和行为。

许多时候,等我们冷静下来,就会为过去的某些行为感到后悔或是惊讶。

那么,这些无意识的开关,对我们到底有多少影响?如何才能从这种无意识的“咒语”中,解脱出来呢?

我也没有答案。但很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二、孩子的打闹

比如,孩子之间的打闹。

起因和发展,经常是这样的:一个顽皮的孩子,推了一下旁边的孩子。

然后,旁边的孩子表现出非常的愤怒和不满,立刻反推一下,作为回击。这样他的心理才平衡了。

接着,顽皮的孩子并不会停手,他会继续推过去。

然后,旁边的孩子更生气了,再一次奋力的反击。

就这样,两个人就会打闹起来。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顽皮的孩子做的不对,不应该打扰别人。

从金刚法则来说,他种下了打扰他人的种子。得到的果实是,在生活中,他将被更多人打扰。

而那个奋力反推的孩子,是完全没有过错吗?

并不是。他是在纵容潜意识的愤怒情绪,然后让情绪直接的表达在行为上。

他内心的目标是,想制止别人的干扰。

但他实际行动的结果,很可能恰恰相反。非但没有制止别人的干扰,反而让干扰升级了。最终把自己也卷了进去。

所以,对于奋力反推的孩子来说,他的做法也很不明智。

消耗了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结果还事与愿违。

联想到成人的世界,许多互动也是这样。

大家彼此指责,彼此纠缠,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升级了。

得到的结果,要不然就是浪费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严重的话,有的人会因为纵容情绪的释放,而磋砣了人生。

但谁又能真正控制住自己的内心,让下次不再犯类似的冲动呢?

三、亲子互动的难点

这让我想起身边经常会遇到的另一个例子。

就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又聪明,又好学,又省心。但实际情况,并不是总和想象的一样。

所以,家长在面对熊孩子的时候,非常容易崩溃发脾气。

比如,看到孩子粗心大意,很简单的数学题都算错。或者本子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错别字一堆。

这时,心中就会有一股无名的火升起来了。

甚至还有一些很夸张的新闻。

比如说,一位父亲因为辅导孩子的作业,手掌拍在桌子上,导致了骨折。另一个妈妈,因为辅导孩子做作业,导致心脏病突发离世。

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其实,冷静想一想,家长不断的情绪反应,将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效果真的好吗?

孩子改变了吗?你心目中那个又聪明又机灵的孩子,培养出来了吗?

好像并没有。

反而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越来越严重。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类似的错误。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觉得父母的责备,是改善了问题,还是进一步推动了孩子继续犯错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家长无意识的情绪反应,会消耗孩子的内心能量。强化孩子的自卑感和无力感。

让他认为自己确实不够好,在这方面的学习自信心被打击。

接着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感觉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也做不好,那里也做不好。心理能量进一步下降。

于是,类似的错误就像一个咒语一样,越想摆脱,束缚越紧。

你说这个情景,像不像来回打闹的孩子?心里虽然有好的目标,但结果却刚好相反。

四、历史修复法

那么,该怎么办呢?

如何跳出这种自己给自己的“诅咒”?或者是,避免被自己的潜意识控制?

我相信方法一定有许多,但都不容易做到。因为要改变潜意识,要掌控自己的心,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里,我推荐一个有趣、也有效的方法给大家。我叫它“历史修复法”。

这个方法是,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真实的事情,在脑海中进行重新演绎和编排。

将自己不太满意的行为,通过想象进行修复。

比如,在两个孩子打闹的这个事情上,那个被打扰的孩子,可以在事后回忆整个过程,

然后想象自己平静的应对问题,没有与顽皮的孩子计较。

或者他干脆换一个地方玩,让自己不再被打扰。

而在一次改作业的过程中,情绪崩溃的家长,也可以在事后回忆整个过程,

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可以平静愉悦的面对孩子。

即使看到了孩子有很多错题或者写字马虎,也可以非常柔和的对孩子说:

“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再试一次吧。……”

在使用历史修复法时,有一个重点,

就是在脑海中尽可能的真实的还原场景和人物,然后只修改自己的行为。

接着,想象事情会发生哪些改变,以及对方会如何反应等等。

有的伙伴会疑惑的说:“想一想有什么用呢?这只是异想天开。”

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修改潜意识的记忆了。

记忆是以图像、声音和情感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的。

当我们在脑海中回忆真实的场景时,画面很清晰,情感也很饱满。如果能够在脑海中修复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形成新的记忆。

等到下一次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大脑回路和潜意识反应也会随之改变。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逐渐建立更好的行为模式。

如果你还想更多有趣的方法,欢迎给我留言。

让我们一起努力,在生活中修炼自己。增加有效行动,去掉无效行动。

主理人:宋莹。思维导图培训师(年至今)、广州启思教育创始人、北大博雅讲坛特约讲师、托尼博赞TBLI思维导图认证讲师、MindManager导图软件官方合作讲师、第十届思维导图锦标赛中国组委会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学士,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畅销书《思维导图从入门到精通》、《有效学习:成为学习高手》作者。

期待各位伙伴一路同行,在思维导图、学习方法、脑力训练、静心冥想等多个方面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