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难度增加,让英语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十几年来,关于英语是否应该从高考主科地位中剔除,一直争论不断。不少专家学者教授都在呼吁取消英语高考中的主科地位;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委员代表提案:英语浪费了中国青少年的大部分宝贵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建议取消英语高考主科地位。但这些声音和提案最后都没有被采纳。
教育部官方网站在回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减少中小学英语教学课时,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主科地位时曾回应称:
“外语(主要指英语——作者注,下文直接称英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英语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
对此回应,笔者认为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现在仅就7个大方面的问题,做一点分析,请读者朋友批评。
1、“英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英语究竟属于“五育”中的哪一部分?恐怕只能属于“智育”了吧?智育的内涵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英语只能说是一项技能而已吧?
2、“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是英语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还是汉语的表达交流能力?
3、“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英语跟中国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什么关系?又怎样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怎样的学习能力?是记忆英语单词和语法的能力吗?还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学英语能培养中国情怀?这是什么逻辑关系?
5、“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不学英语,不懂外英语,不会用英语,就没有国际视野了?
6、“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多少中国学生需要或可以进行跨文化沟通?
7、“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既然外语那么重要,为什么课时安排却要低于其他学科?实际教学中,体育、艺术与英语相比,到底是哪科更被重视?哪科费时、费力更多?英语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达到以上目的了吗?
事实上,根据中小学,包括一大部分大学的英语教学实际,英语费时最多,教学效果最差,基本没能达到教育部官方网站回应中的理论目标。
本该系统论证,照顾到读者阅读的“忍耐极限”,就不展开论述了,朋友们自己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