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省联考看新高考趋势及全国各省高考

今天上午,湖南八省联考成绩终于出炉了!

“八省联考”是年采用“3+1+2”新高考八省市进行的一次高考前模拟考试联考,这也是新高考在考试、录取等方面进行首轮“预演”。

什么是八省联考?

所谓8省联考,是指第三批新高考的8省,进行的第一次高考前模拟考试联考。注意,不仅仅是考试,还有录取和模拟报志愿。

01涉及省份

这八省是:广东、江苏、河北、湖南、辽宁、湖北、重庆、福建。其中包括了年37所百强高中,可谓名校神仙打架。

这八个省、市年高考总人数是万多人,约占全国高考人数万人的31%,即约占1/3。因此,新高考不可小视。而这次统一联考,估计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模拟联考。

.八省联考用一张试卷吗?

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即:八省一张试卷。

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为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命题。即:使用地方卷。

03新高考八省首选科目情况分析

从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首选科目数据如下:

(1)辽宁省选物理的最多,达到86.21%;江苏省为61.94%,河北省为57.71%,最少的省市是福建省,51.88%。八省市选物理学生约为59.16%,相比“3+综合”的高考模式(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看,选考物理的人数有所下降。

(2)历史学科湖北省选考最多,达到48.28%;其次是福建省48.12%,与湖南省特别接近。最少的是辽宁省,13.79%,令人惊讶。首选历史占比为40.84%,相比“3+综合”的高考模式(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看,选历史人数有所上升。

04新高考八省再选科目情况分析

(1)再选,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人数最多,江苏省最高,82.16%;辽宁省第二,71.54%;湖南省第三,69.80%。八省市平均为65.33%,这个数据也令人惊讶。毕竟,生物学科需要这么多人才吗?

(2)地理学科选考的人数也相对较多,最多的是江苏省,84.17%,其次是福建省,56.13%;第三是广东省,53.95%。八省市平均为53.57%,这也是一个很令人意外的数据。

(3)政治学科选考人数最少,36.42%。选考政治最多的省市是重庆市,49.59%;第二是河北省,49.58%,而江苏省最少,18.64%。

(4)理科中的化学是最受伤的学科,选考化学最多的是辽宁省,65.04%;其次是湖南省,47.13%;最少的是江苏省,14.83%。令人感叹,江苏省这是怎么啦?

05新高考对于考生的意义

1.熟悉新高考模式

通过这次联考模拟考试,使考生适应“不分文理,必考+选考”的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虽然正式高考的试题结构和题型题量与模拟考试相比会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所以模拟考试对正式高考的备考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根据联考成绩了解本人的大致水平,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利于考生迎战正式高考。

2.了解新高考赋分机制

新高考总分由必选科目卷面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构成,也就是说只要参加高考,就能获得最低等级的赋分。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

所以,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如何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主要是为了抹平学科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举个例子:

某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的科目是物理。现在有两个考生,甲同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乙同学为政治、历史、地理。假设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较低,而化学难度很高。比较卷面分数的话,选了化学甲同学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持考试公平,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注: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每科选考人数、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

3、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3.弄清新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规则

本次联考将完全模拟高考流程,当然也包括志愿填报与录取流程。

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

相对应的,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在填志愿时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院校专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

■专业(类)+院校

即“一个招生专业或1个专业(类)+1所院校”为一个志愿,考生填报的专业均为自己主动选择的专业,不再设置“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意味着考生不会被调剂到其他未填报的专业,最大程度满足了考生对专业的录取满意度。

■院校+专业组

即将一所学校在某一个省份的所有招生专业、计划,按不同的选科要求,分成多个专业组——同一选科要求的专业(类)设置在同一个组内,这一个组就叫做“院校专业组”。

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每个志愿(即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仍含有“服从调剂”选项,尽可能缩小了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范围,提升了考生的专业录取满意度。

另外,考生在模拟志愿填报的时候也要注意专业(组)的选科要求。虽然早在选科的时候,大家对此就有一定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要多加注意,避免出错。

06从新高考看各省高考难度

在新高考之前,我国高考分为全国卷和独立命题两类。全国卷分为Ⅰ、Ⅱ、Ⅲ卷(后改称乙、甲、丙卷),独立命题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

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和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全国卷分为Ⅰ、Ⅱ、Ⅲ卷适用不同地区。如图所示,Ⅱ卷适用西北、东北地区,Ⅲ卷主要是西南地区。

相同试题的地区,可以横向比较。比如,同为Ⅰ卷省份,录取分数线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我们以年Ⅰ卷省份理工类一本分数线为例。

我们看到,在Ⅰ卷省份,广东福建是分数线最低的,这次联考成绩也印证了这一点。

而在这份排名上,号称高考地狱的河南录取分数线并不高,与拥有衡水高考大军的河北省并列。

但录取分数线是教育水平和录取率两重因素共同导致的,教育水平越高,录取比例越低,分数线就越高,反之亦然。

第1档地区(优惠模式)

北京,上海,天津

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3档地区(普通模式)福建,海南,湖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第4档地区(困难模式)重庆,浙江,湖南,江西,

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第6档地区(地狱模式)广东,河南

北京,上海,天津雄踞前三,这个意料之中,但这并非直辖市的问题,同样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只排在第16。

西藏,青海,宁夏,紧随京津沪其后,都是高考比较友好的地区,也算是印象中的事情,而吉林,辽宁高考也很友好,这个之前印象不深。

河南位列倒数第一,堪称全国高考最不友好的地区。但是广东排倒数第二,让人有点惊讶,确实,广东人口众多,高考人数也众多,但是本地高校并不算突出,录取程度也较低,是全国最需要补足的地区之一。

难得的是,广东这么多年,一直是处于地狱模式的高考,但是却没有人经常提。

从录取率上来说,江苏和湖北,这两个传统印象中的“高考熔炉”,其实没有那么难,也就是处于普通模式,或者困难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